网络上一段视频最近火了,画面里狂风暴雨好像要把汕尾高铁站吞掉,标题打着超强台风“桦加沙”的旗号。刷到的人心里一紧,沿海高铁站真遭这么大罪?可别急着转发。汕尾高铁站那边很快有了声音,负责人通过羊城晚报澄清,这视频压根不是今年的玩意儿,是去年极端天气的老黄历了。今年台风来了,站里按部就班停运,没出那种惊险场面。
台风“桦加沙”确实不是省油的灯,9月24日下午在阳江海陵岛登陆,风力猛得很,广东多地跟着吃挂落。汕尾作为沿海城市,风雨影响明显,但高铁站的应对早就启动了。从23日中午12点起,高铁和普速列车逐步停运,24日全天歇菜,25日再看天气恢复。最后一班车在23日11点左右离站,站台随即关闭,清净得很,没旅客逗留。广铁集团的统一调度下,整个流程像钟表一样准点,没乱套。
视频传得沸沸扬扬,让人想起过去几年总有的那种谣言套路。旧画面新用,蹭热点博眼球,这手法不新鲜了。作为跑交通新闻多年的记者,我觉得这事儿暴露的问题比台风本身还棘手。信息时代,真假难辨的速度太快,官方回应慢半拍就可能酿成恐慌。好在这次汕尾站反应及时,没让谣言发酵。但回头想,为什么这种视频总能找到市场?大概是因为人们对极端天气的本能恐惧,加上视觉冲击力强,一传十十传百就信了。其实,铁路系统应对台风早有成熟预案,停运不是临时起意,而是基于气象数据的安全决策。据广铁集团公开资料,这类调度会提前评估风险,尽量减少对出行的影响。
说到影响,汕尾高铁站这次停运,背后是整套应急机制在支撑。台风天里,保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,列车停运看似不便,实则避免了更大风险。看看数据,去年类似事件中,及时停运曾有效防止过事故。不过,具体数字这儿就不罗列了,毕竟每个台风情况不同。重要的是,公众需要理解这种调度的必要性,而不是被虚假视频带偏节奏。从记者角度观察,这次事件也提醒媒体同行,核实信源得再勤快点儿。羊城晚报的报道就做了个好榜样,直接联系站方拿到一手消息,避免了以讹传讹。
台风过后,恢复运行会逐步来,不能急。安全检查、线路清理,每一步都得踏实。汕尾高铁站的例子说明,面对自然灾害,有序比速度更重要。网络谣言来来去去,但实实在在的调度工作就在那儿,不声张却可靠。这种时候,冷静看待信息,比一味恐慌强多了。
配资炒股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